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热点 >
世界热讯:第七代导演
来源: 哔哩哔哩      时间:2023-03-09 00:04:29

王小帅曾在戛纳直言,“中国电影不可能有第七代导演。”陆川则旗帜鲜明回应:“我就是第七代的代表。”

第七代导演有陆川、高彭、李芳芳、常征等几人,中国第七代导演影片方向基本都定位在商业片。

这样的讨论与争辩象是又回到了当年第五代导演与第六代导演的时代。


(资料图)

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年轻导演。从昔日的陆川、宁浩,到今日的王宁、杨庆、冯超、小江。诸多富有激情的面孔都让人们看到中国电影明天的希望。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认为:“对于中国电影来说,第五代导演目前还是中坚力量,第六代导演是异军突起,第七代导演则是风采初现。第七代导演是中国电影市场培养起来的,他们懂得制片行业的游戏规则,能找到自身想法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

第七代导演对这个时代的呐喊是,我们要拍最酷的商业片!

中国的“第七代”导演,已经显山露水:电影《马文的战争》(电视版 电影版)导演常征, 《萌族酷狗侦探》导演高彭,《80后》导演李芳芳。李芳芳曾带着自己的导演处女作《80后》赴东京电影节、戛纳电影节进行了宣传,戛纳电影节更将其称为中国“第七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群导演的共同特质就是,他们生于1980年前后,他们大多经历过下海、出国潮、香港回归、申奥成功、抗击非典……

同第六代相比,他们叙事手法比较西化,但是整个故事又特别中国。李芳芳说:“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于市场的把握和选择,我们这一代导演关注市场。我们是看着最好的电影(美国电影、欧洲电影)成长起来的。”

但中国“第七代”导演的说法一直未得到认证,包括第六代导演王小帅就曾说,“没有拍过严肃电影的导演,就不能称之为‘代’。因为他们的电影缺少艺术味道和文化承担”。

王小帅还说:“第六代导演之后不可能再出现能划代的电影人,没有所谓第七代,因为他们没有共性”。于是,宁浩和《匹夫》导演杨树鹏等被称之为“新生代导演”、“新锐导演”。

《父亲的维也纳》导演万里说,“第七代都还没成型,何来第八代?如今的‘代’都不存在,更多的是独立导演。我们上学时还有一个‘第七代联盟’,就是给自己找个位置而已。说‘代’,就必须有一批人,一批作品。我们给导演分‘代’这事,更多的是事后找个词去统计,去概括他们。说第几代,不如说是‘70后代’、‘80后代’。”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X 关闭

X 关闭

观点